close
>> 精神分裂症痊癒的關鍵
病人需要來自精神科醫生、家庭和朋友的更多幫助
  Dec. 6, 2002─我們在電影「美麗人生」中看到,一些人罹患精神分裂症後好像痊癒了。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專家描述了可以實際幫助這些患者的因素,讓他們從這種經常被誤解的混亂失調中恢復過來。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的大腦失調狀態,可引起長期的精神健康失能問題,包括幻覺及不真實(謬誤)的意念。在精神病學發展的早期,醫生對精神分裂症患者融入社會幾乎不抱持希望。

Robert P. Liberman醫師(UCLA神經精神研究所的研究科學家)說,就是因為這種宿命論的觀點,精神分裂症被打上恥辱的烙印,。

Liberman指出,因為這樣的觀點讓病人常常否認自己的疾病,而且躲避有效的治療。再者,醫生傾向與限制與精神分裂症病人相處的時間,所以這些病人接受到的治療經常是每個月5或15分鐘的醫療照顧。

Liberman醫師的最新研究發表在十一月的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他調查了現存有關精神分裂症的學術研究,以及23位症狀得到成功控制後返回工作或學校的精神分裂症病患。

Liberman指出,長期存在的對精神分裂症病患的固有偏見,即一旦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就注定失能了,也不要指望融入社會生活,這種宿命的觀點讓復原的希望變得渺茫,我們的調查結果與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對此持不同的看法。

Liberman還說,經由了解痊癒機制,我們可以設計更有效的治療過程,來反駁許多醫生、病人及家庭的悲觀情緒,因為在與精神分裂症抗爭的過程中,他們越發衰弱了。

Liberman的研究結果為神經分裂症患者的復原帶來一線曙光:

1. 家庭關係一家庭壓力是崩潰的強有力預測因子,然而家庭教育和情感支持減少崩潰的機率。在研究參與者中,70%報告好的或非常好的家庭關係。

2. 物質濫用-國家精神健康研究院估計,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正常人群沉迷於非法物質的可能多出47%。

3. 未治療精神病的持續時間-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後如果治療上有延遲,症狀緩解就變得困難許多。治療延遲一年以上者只有13%的人症狀得到控制。

4. 藥物治療的最初反應-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幾天內症狀有改善顯著預示長期的治療效果。研究組中,87%報告初次用要後症狀被有效控制。

5. 治療的依從性-未按照醫囑定時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妨礙短期及長期的病情恢復。

6. 支持治療-與精神科醫生、治療師及其他治療團隊成員的正面關係點燃希望,對病情的改善非常必要。 91%報告在進行持續的心理治療,78%說精神科醫生和治療師的支持對他們的恢復有幫助。

7. 認知能力-解決問題,觀察技巧與恢復有關。

8. 社交技巧-不良的人際關係影響失能的程度。
9. 個人史-教育、IQ、發病年齡、工作經歷以及社交技巧影響痊癒;70%在發病前完成大學教育,13%完成兩年大學教育。

10. 照顧的獲得-持續全面的治療是痊癒的關鍵。研究參與者中,91%報告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48%接受社交技巧訓練,57%生活中有家庭的參與,26%接受至職業康復, 61% 從自助團體中受益。

作者:Jeanie Davis
出處:WebMD Medical News

http://www.24drs.com/special_report/content_article.asp?sp=21&sec=4&no=article://1835.51103&type=essentia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黑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