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松蒼/台大醫院神經部醫師】
手麻、腳麻的經驗大家都有,比如手肘撞到桌角,手臂及手指會麻一下,這就是神經受到刺激的緣故,只是暫時的現象;但如果手、腳沒有被撞,但卻有持續麻、痛的症狀,怎麼一回事?
原來神經就像電線,電線如果受損(比如外皮剝落),就會有「漏電」的現象,神經持續處於「漏電」狀態,麻、刺痛就不離身了,特別是在夜深人靜時,更為擾人!這種現象,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更為常見,稱為「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依感覺神經的症狀表現,最常見的有兩型。一類是「多發性神經病變」,通常從腳趾頭麻起,延伸到腳底、腳背、腳踝、小腿,此時,常常在手指間也會出現症狀,進而到手掌、手臂;這一型的周邊神經病變,有時又合併自主神經障礙,可能出現腹瀉、便秘、盜汗或性功能障礙等症狀。
另一類是「單一型神經病變」,以影響手腕的正中神經,造成「腕隧道症候群」最常見,患者主要麻在拇指及第二、三指,有時也會牽連到前臂,有痠痛的現象。腕隧道症候群可依症狀輕重,以內科或外科療法改善。
不論單一或多發神經病變,患者的主要症狀為麻、刺痛或電擊感,這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症狀的特點,一般而言,很少出現嚴重的運動功能障礙。
所以,如果一個糖尿病患者,出現嚴重的運動障礙,比如不良於行,必須撐枴杖或坐輪椅,這時必須提高警覺,是否同時併發其他型的周邊神經病變,以免狀況持續惡化,延誤治療時機。
對於糖尿病神經病變可以有下列兩點認識:(1)糖尿病神經病變是血糖控制的指標。(2)糖尿病神經病變,應找專科醫師詳細評估與治療。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意義,不只在於症狀的惱人,而在於血糖控制的良窳,可以反映神經病變的嚴重程度。
不論國外或台大醫院的研究,都顯示下列各因素:年紀、糖尿病病程、血糖值與糖化血色素高低,都與神經病變息息相關;也就是神經病變可以間接反映血糖的控制,特別是血糖值與糖化血色素兩項因子,可以藉著運動、飲食及藥物來控制血糖。
糖尿病神經病變也與其他糖尿病併發症有關,尤其是神經病變嚴重者,發生皮膚潰瘍、截肢的危險性也隨之增加。
糖尿病神經病變治療的原則有二,即治本與疼痛的減輕。最重要原則是控制血糖,可以減輕神經病變的嚴重程度。對於糖尿病神經病變造成的神經痛,可用各種方法,包括運動、復健及治療神經痛的藥物來改善。
糖尿病神經病變雖然普遍,但非無藥可治,它是血糖控制的一扇窗,讓我們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它。
【2005/03/10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黑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